深圳市
[切换城市]
可选城市列表
视频播报
2019-01-23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十八大以来,全国旅游系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
据统计,2017 年我国全年国内游客达到 50.01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57 万亿元,文旅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已成为引领我国消费升级的主要引擎。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都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积极深挖当地优质的旅游资源,打造城市形象名片。文化旅游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而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旅游体验方式。
当前,旅游扶贫工作已进入精准施策、深入攻坚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国联国际旅游拟开展“引老乡游家乡——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增进家乡父老乡亲们之间的情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坚决支持打好新时代精准脱贫攻坚战。
一、活动主题:
把回家当旅行 把旅行当探亲
“引老乡游家乡——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
二、活动意义:
1月19日,国务院扶贫办官方网站发布公告,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打着扶贫的旗号,违规从事牟利敛财活动。这是针对近期一些企业或社会团体打着扶贫旗号,违规从事牟利敛财,损害贫困群众利益,为脱贫攻坚带来负面影响的违法违纪行为做出的最新表示,并欢迎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及时举报此类行为。
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到2020年前,我国政府计划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这些人口占全国脱贫人口的17%。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乡村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事实证明,发展旅游产业对于打造城市名片、架设沟通桥梁、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推动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和作用。
以旅游打造城市名片。城市名片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利器,无论是在招商引资、对外交流、吸引旅游方面,还是在城市发展、未来定位、文化建设等方面都会有巨大的贡献。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名片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手段。
以旅游架设沟通桥梁。一方面通过旅游的深度推进,可以架起各地寓外企业家、乡友以及各界朋友、各地区之间的沟通桥梁,增加互动,增进感情,扩大消费,促进项目投资等;另一方面,通过旅游可以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密切干群关系,加强政企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以旅游带动产业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如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餐饮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等行业的发展。
以旅游增加劳动就业。一方面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当部分的服务项目不是仅凭现代化手段,更需要相当的人力资本投入。另一方面,旅游业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域的现代系统经济,综合性、整体性都极强,涉及到社会许多相关产业,包括交通、建筑、通讯、贸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因此发展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以旅游推动招商引资。以旅游为纽带,以亲情、故土、乡情作引子,欢迎各地寓外企业家、乡友带外地亲朋好友及客户回家乡观光旅游和投资开发,动员外商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进行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从而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促进经济发展。
以旅游拉动经济增长。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旅游业从单一的接待型事业发展成大众化产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幅提升,旅游业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动能转化方面,旅游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其不仅带动航空、餐饮、酒店各行业蓬勃发展,甚至对于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以旅游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当下及未来最大的刚需,追求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以及幸福感、获得感、体验感已逐步取代过往对物质的需求。文化和旅游作为改善民生的“幸福产业”,是持续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内容。
以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旅游业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将成为未来新常态下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政策背景:
我国近些年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加强旅游扶贫,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快速脱贫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
发布时间 |
文件名称 |
|
2018年10月10日 |
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 (发改综合〔2018〕1465号) |
|
2018年2月27日 |
《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 (旅发〔2018〕27号) |
|
2017年2月28日 |
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交规划发[2017]24 号) |
|
2016年12月7日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 |
|
2017年10月30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项目》 |
|
2016年4月6日 |
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 (旅发〔2016〕48 号) |
|
2015年8月4日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 62 号) |
|
2014年12月31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 31 号) |
|
2013年2月2日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 ( 国办发〔2013〕10号) |
|
2009年12月1日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 号) |
|
四、实施方式:
“旅游”是一种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发展动力的文化活动,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旅游是满足新时期人们美好生活诉求的最佳载体。近年来,在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的积极引导下,体育、教育、科技、农业等多元产业文化在旅游领域的不断延伸,为“旅游+”拓展了新的空间,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入,文旅产业发展业态更加丰富,旅游扶贫的效果更加显著。作为一家“互联网+旅游+实体+扶贫”的新兴企业,国联国际要做好文旅产业创新的引领者,旅游智力扶贫的实践者。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是强化旅游宣传,做好品牌营销。坚决做到一区一品牌,一景一亮点,一店一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耗费资源,劳民伤财。同时,制定全面的宣传推介方案,充分利用国联国际旅游网官、微信公众平台和相关合作媒体免费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人文环境、景区景点和特色产品等,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营销市场,提升在线营销效率。
二是强化资源整合,打造精品线路。国联国际旅游不断加强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资源整合,同时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延伸旅游产业链。通过整合政府、市场、行业、媒体等资源,参照云、贵、川以及广西、陕西、北京等旅游模式,把长线变短线、把短线变长线,从而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开通了多条国内优质旅游线路。
三是强化服务质量,注重客户体验。客户满意是我们的最大追求,高质服务是我们的生存之本,诚信经营是我们的基本原则,实现共赢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国联国际旅游通过与政府、企业及各地区代理商的合作与互动,加强对旅游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全力打造“五心”服务标准,保障服务质量:从游前、游中、游后,让广大游客朋友们在旅行中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安心、游得欢心、玩得开心!
四是强化乡情联络,助力家乡发展。古往今来,在以根文化为主要精神的国人眼里,故乡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份感情融入文化血脉,随着岁月的增长日益浓郁;这份感情铭刻在心底,离家越远便越发沉重。“引老乡游家乡”的活动,通过组织外地企业家、乡友常回家看看:看家乡的父老乡亲、看家乡的发展变化、看家乡的文旅产业、看家乡的景区景点、看家乡的投资环境……从而唤起他们的感情共鸣,激发回乡投资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助力家乡发展。
五、协助建议:
走进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新时代,我们应考虑大众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态势,深入研究旅游消费升级呈现出的休闲化与体验化、散客化与自助化、个性化与多样化、品质化与中高端化等诸多特征,并为此提供新型产品、形成新的业态。为此,我们衷心希望当地党政领导以及政府职能部门能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全力支持和促进各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及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党政重视,大力支持活动开展。党政重视是各项工作得以有力推动,最终整体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在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才能坚定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信念信心,各项活动的开展才能得以有力执行。
二是部门协调,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各部门、各景区之间要加强协调,实行有效整合,重点要将各地的山水生态旅游、运动休闲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等结为有机整体,开发出适应市场的黄金线路。
三是强化监管,严格保障服务质量。各地区要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多措并举强化旅游市场监管,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严格保障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管理服务质量,开展A级景区对标达标督察,实施景区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旅游食宿和市场秩序整顿,组织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互检互评,着力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是全民参与,积极营造招商环境。各地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商开发景区或整体开发各地旅游,大力欢迎各地区寓外企业家、乡友带外地亲朋好友及客户回家乡观光旅游和投资开发。
五是资源整合,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加强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地区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各地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质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实现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六是政企合作,全面公开政企信息。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称,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PPP模式为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各地区要加强政企合作,全面公开政企信息,共同推进当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旅游产业发展新成果。
七是优化环境,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各地区要完善旅游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旅游慢行系统及设施,优化各地区景区内部交通组织,完善导游导览、停车场、景区游步道、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打造宜游、宜居、宜业的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环境。
八是注重品牌,引导规范合理开发。各地区要加强景区整体营销,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结合实际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合理规范开发旅游新产品,包装策划精品文旅新项目,加快完善各地区文旅产品体系,打造各地特色文旅产品品牌。
联系人:何尧民,电话:18273895999/0755-61888887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1-655-886
全国统一招商热线:13261385678
国联国际旅游(深圳)有限公司
2019年1月23日